“第一次上课前为了活络课堂气氛,我先给小朋友发起了视频通话,想着聊聊天互相熟悉一下。那时小琳羞涩地说她“社恐”不敢露面,所以用玩偶代替自己出镜”,来自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志愿者安慧林与六年级的小朋友贾翰琳的第一次线上见面,就出现了令她记忆深刻的一幕。
![图片[2]-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a9097386e5205ad4b1cce2f1f009bed0.jpeg)
贾翰琳已经上六年级了,但是家长因为外出务工,平时很少陪伴她,没有感受到太多关怀的她养成了害羞、害怕见生人的性格。志愿者安慧林面对这种特殊情况,在每次视频交流前,她都会根据要求撰写聊天概述,设想交流的主题和情景等,避免出现交流障碍。
“两个白兔子,这是大点的是你,小的是我!”在一个多月的陪伴中,贾翰琳从最初的沉默少语,到后来主动与安慧林分享生活的日常琐事,出镜的兔子玩偶后来也变成了嘴角挂着笑意的小朋友。小年那天,贾翰琳给她发了一幅画:草地上一大一小两只兔子手拉着手晒太阳。
![图片[3]-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2e1d0932748ad586471dad524c281c15.jpeg)
![图片[4]-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37164933d7addeda4b6582894a569d13.jpeg)
2023年1月10日,天津师范大学志愿者粟悦为小朋友李鑫如讲授《初中英语写作——邀请信》课程。
校园生活的趣事、日常生活的点滴、成长过程的烦恼,小朋友都会和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倾诉,在一次次沟通中,“云端”距离不断拉近,志愿者和小朋友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老师好!”1月12日,活动的第一堂公共课,便迎来了100多位小朋友的积极参与,不断在评论区活跃,小朋友们的热情让志愿者信心十足,整堂课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开展。
“马上迎来兔年啦,我们剪个小兔子贴在窗户上好不好呀......”青海师范大学志愿者李佳彦通过云端的方式进行直播讲解,带领小朋友们了解中华千年剪纸文化,运用勾勒轮廓的方式裁剪出美丽的剪纸图案。课堂上,李佳彦一边不断耐心地演示剪窗花的步骤,一边多次轻声提醒小朋友们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小手。
![图片[6]-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7c5117edd485da9b890c486ffb527527.jpeg)
“老师,小兔子的耳朵怎么画好看呢” “老师,可以再折一遍吗” “老师,我的剪纸剪好啦”……有的小朋友积极提问,有的小朋友开心地向小老师举起手中的成果,课堂的氛围在志愿者与小朋友们的不断互动中变得更加活跃。小朋友们在“云上”对剪纸艺术有更多的体验,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
![图片[7]-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e4aca4183178c17fa7c353ca77992ae4.jpeg)
“欣茹姐姐,我们下学期开学有文艺汇演,我想学习一支优美的舞蹈,你可以教教我吗?”“当然啦,只要想学,我们都会想办法教的!” 在谷业冉小朋友的期盼下,1月11日上午,吉林农业大学的志愿者王欣茹为谷业冉小朋友线上直播教授了一节民族舞课程。
直播课程上,谷业冉小朋友跟着志愿者王欣茹不断打着舞蹈节拍,重复基础的舞蹈的动作,还鼓励小朋友跟着音乐舞动起来,课后小朋友对王欣茹说:“非常感谢姐姐教我学习舞蹈,我一定在下学期的文艺汇演上大放光彩!”
![图片[8]-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24dc952b9d05ed4e413e99da7fec2a25.jpeg)
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小朋友们带去了许多欢乐,也给小朋友们的春节增添了一份乐趣。“有的孩子父母两三年都不在家,我们尽我们所能,多陪陪他们,说说话,做做游戏,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爱!”来自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素质美育类教学工作群负责人吴晓玲说。
“志愿者授课随意,会不会给小朋友带来影响?陪伴的效果无法衡量,志愿者帮扶到一半中途退出……”2021年3月的一次活动的筹备会议上,组委会成员面对网络志愿助学发现的问题,探索和寻找解决方式。在试验了10多个APP后,他们决定用企业微信替代传统的微信进行网络助学。
来自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组委会主席崔博识曾在网易担任用户级活动运营实习岗位,也有多家媒体实习经历,互联网和媒体经验丰富。他用所学建立起“云上童行”网络志愿助学标准操作程序(SOP),形成“五化导向”,即服务稳定化、过程清晰化、教学专业化、措施精准化、课程体系化导向。
![图片[10]-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0dba6a0e8e700fb37f1d02d336a3b859.jpeg)
⬅️向左滑动查看小朋友与志愿者的温暖瞬间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和小朋友的陪伴教学不结束,联络次数不减少”。来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组委会主席罗雨介绍,随着志愿者和帮扶的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活动沉淀出5个数据库,即留守儿童数据库、志愿者数据库、专家顾问数据库、支持资源数据库、问题案例数据库。活动方每到寒暑假就会回访志愿者和小朋友的教学陪伴情况,根据需求重新匹配志愿者,迭代更新数据库内容。
2023年1月活动海报(已过报名期)。
连续4年来,活动专注留守儿童网络精准教学陪伴,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形式,运用用户、活动、产品、渠道、平台等互联网数字化运营手段。来自辽宁的组委会主席赵佳璇表示,通过培育志愿者助学意见领袖,建设UGC社区引导志愿助学服务氛围,活动已经形成“联、计、陪、教、互、标”六位一体操作流程,聚力打造“云上童行”网络志愿助学品牌。
![图片[20]-数字化陪伴向深向实!大学生志愿者跨越千里结对帮扶500余名留守儿童-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7d885ab7d89e4bf994a0ed130af8a01f.png)
在开展活动的4年里,沉淀了素质美育、体育劳动、文化普及、手工制作、健康卫生、红色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课程1100余节。吸引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的16000余名青年学子报名,累计4000余名志愿者参与活动,帮扶各地留守儿童4000余名,进展时间达600余天,志愿者累计服务总时长达65万余小时。
活动多次被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人民网、中国共青团网、《中华儿女》杂志、中华全国学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校共青团、创青春、黑龙江日报、生活报、东北网等数百家媒体和政务平台报道,阅读量累计超7000多万。
活动走出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40多位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优秀志愿者个人,组委会内的多名成员还曾被共青团中央邀请参与交流和分享经验。
(为保护儿童隐私,文中儿童姓名皆为化名。)
采写|崔博识 赵佳璇 徐子博 粟悦 罗雨 公晓晴 张海鑫等
编辑|崔博识
图片|志愿者提供 新闻宣传部
审核|“情暖童心”系列志愿助学活动组织委员会
⬇️请关注「云上童行」全媒体矩阵⬇️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云上童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