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语言
盲隔离了人与物,聋隔离了人与人。
——海伦·凯勒
“情暖童心· ‘云’上同行”暨粟光计划线上助学活动志愿者戴文燕于2021年7月16日通过钉钉直播的授课方式,为小朋友们进行《手语课》的教学,带领小朋友们了解了海伦·凯勒这位伟大的聋哑人,也认识了什么是手语以及学习手语需要有什么准备。
1
通过《少年》的两个手语视频来导入教学,既生动形象地令小朋友们对手语有了简单的认识,又让小朋友们对手语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图片[3]-无声的语言-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cf1d4d83e9300be1a2d907ccd730060f.png)

![图片[3]-无声的语言-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cf1d4d83e9300be1a2d907ccd730060f.png)
2
视频环节过后,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学习手语的热情,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一位杰出的人物,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她出生于1880年6月27日的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
1882年2月的一天,年仅两岁的小海伦·凯勒因突发的疾病猩红热,不幸丧失了视觉和听觉。
7岁时, 父母亲给小海伦·凯勒请来了一位教聋哑孩子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小姐。而安妮·莎莉文小姐就是海伦凯勒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莎莉文教给她盲文,海伦·凯勒学会了看盲文书。在莎莉文的教导下甚至学会了说话,她更是凭着惊人的意志学会了法语、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文等五种语言
1894年10月,开始就读于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
1896年10月,她被剑桥女子学校录取,开始为就读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做准备,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这一消息震动了纽约。
1932年12月,入选美国盲人基金会理事会。1933年,发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
海伦凯勒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们对手语学习的兴趣。紧接着小老师开始介绍有关手语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更好地、进一步的理解手语。

![图片[8]-无声的语言-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14c5d75ebce4246e68727b0f267c6efd.jpeg)
其中小老师重点介绍了手语是聋哑人使用的主要沟通工具。他们不幸地在听说方面有能力缺陷,与有声世界的沟通显得尤为困难,而手语能有效解决这种困难。因此,学习手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可以与聋哑人无障碍的交流,同时也是对障碍人士的关爱。

![图片[9]-无声的语言-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d66f00c64db748ce574af0dd1acca6a2.jpeg)
4
在课程的最后,戴文燕小老师为了接下来的手语学习,给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些准备要求。希望小朋友们能通过这些学习前的准备,可以把手语学的更好。
![图片[10]-无声的语言-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f9e328ab8a772291cf4e04474ec9e5d8.jpeg)
![图片[11]-无声的语言-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https://www.qnchun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wxsync-2023-03-ed1fe5d07c9b693c83c4df2a87fdfc24.jpeg)
通过这次的课程,相信小朋友们对手语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手语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最后希望在小朋友们的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聋哑人这个群体,通过学习手语来表达对聋哑人群的关爱,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无声的爱!

图文:蔡昳雯
排版:王淑龙
审核:骆洁仪、公晓晴、白如玉、赵佳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云上童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