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

图片[1]-「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由吉林农业大学、大连财经学院、苏州百年职业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四所高校团委;大庆团市委、西宁团市委、四平团市委、齐齐哈尔团市委、佳木斯团市委、井冈山团市委六市团市委共同主办;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等校(院)团委、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学生党建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吉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2020教育集团、苏州极川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情暖童心”系列志愿助学第二期活动围绕学业辅导、红色传承、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等内容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


图片[2]-「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图片[3]-「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其实不管你对艺术了不了解,说起“印象派”,也总会有点耳熟的。它是什么?为什么迷人?有哪些代表人物?又为什么在艺术史中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跟着李爽老师来走近印象派。

  1.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80年代,反对因循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图片[4]-「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图片[5]-「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图片[4]-「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2.印象派的诞生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村就是现在巴黎的卫星城之一的枫丹白露镇。

  3.印象派的胜利    

1863年,学院派画家拒绝在叫做“沙龙”的官方展览会上展出马奈的作品,并且跟着就进行煽动,怂恿当局在叫作“落选者沙龙”[Salon of the Rejected]的特别展览会上展出所有遭到评判团摈弃的作品。公众到那个展览会去,主要是为了嘲笑那些不肯服从上级裁决的、误入歧途的可怜新手。过了一段时间,公众才知道要想欣赏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就必须后退几码,去领略特殊的突然色块各得其所、在我们眼前活跃起来的奇迹。创造出这一奇迹,把画家亲眼所见的实际感受传达给观众,这就是印象主义者的真正目标。

这些艺术家感觉自己有了新的自由和新的能力,那必然是地地道道的赏心乐事,一定大大地补偿了他们所遭受的嘲弄和敌视。整个世界骤然间都给画家笔下提供合适的题材了。色调的美丽组合,色彩和形状的有趣排序,阳光和色影[coloured shade]的悦人而鲜艳的搭配,不论他在哪里有所发现,都能安下画架尽力把他的印象摹绘到画布上。“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正确的素描”,这些古老的魔鬼统统被抛到一边。回顾这场斗争时,相对而言,青年艺术家的那些观点遭到抵制大概并不奇怪,而它们很快被视为理所当然却令人惊讶。因为尽管斗争是那么剧烈,当事的艺术家是那么艰苦,然而印象主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图片[7]-「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4.风格特点和创作方法

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作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另外,画家们通常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图片[8]-「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5.影响和历史意义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派画家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6.欣赏技巧        

有人说,欣赏印象派最好的条件是:近视眼的人摘了眼镜看。这话并非戏言,微微失焦的情况下,潦草的笔触就融在了一起,颜色和光影会更加明显。如果没有近视的话,不妨离画作稍远一点,稍微眯起眼睛欣赏。

我们常叹息自己心为形役,逃不出这片灰色的钢铁森林,却不曾注意,即使在那单调的绿化带中,也有蟋蟀的歌声;即使在灯红酒绿的夜里,也能看到天边的点点星光。心有繁花,哪里都是十里桃林。即使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

图片[9]-「云上」艺术温暖 真诚感受-氢创项目设计研究所


文字:陆仲楠

图片:李爽

排版:王淑龙

审核:骆洁仪、公晓晴、白如玉、赵佳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云上童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