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自网络。
“让文物平心静气地讲故事,用自身的经历传递文明,让更多的人了解璀璨悠久的中华文化,看到中华之美。”《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完成的国家涵养工程。100件国宝述说中国古人的创造力,每集5分钟以全新视角认识读懂中华文化。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国宝,一起来感受古人的智慧: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它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它的主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是流传千年。
观无量寿经变-敦煌画壁
敦煌莫高窟172窟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绘于盛唐,描绘的是阿弥陀佛居住的西方极乐净土。经变画依据佛经绘成,为了向世人传达奥义,形象地描绘出各方佛国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各个朝代的国宝“活起来”等着小朋友们去了解。
节目中介绍的国宝诞生时期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该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推荐小朋友们看《如果国宝会说话》5分钟了解一个国宝,“活”的国宝等我们去了解。
- END -
图文内容:张韡
排版编辑:王虹贺
审核:主任团
转载于苏百防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云上童行
暂无评论内容